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全本精品 · 总排行榜  

第三百二十一章 港岛安家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作品:影视从四合院阎解成开始 | 作者:我是六只鱼


 热门推荐: 雪鹰领主 完美世界 武极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贴身校花

    笔趣阁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时间流逝,小二十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www.luanhen.com

    在关外跟日子做过一场,抵御住日子,把队伍交给了值得托付的人之后。

    朱传文就放弃了继续在关外发展。

    关外虽然很好,但是冬天的时候也是真的寒冷。

    就连朱传文本人都上了年纪的情况下,温暖的南方这的就很适合。

    “传文,爹要的是你带着爹回山东老家,你怎么带着爹到这港岛来了。”

    下船之后,发现情况不对的朱开山,对朱传文质问道。

    朱开山已经将要八十,就算身体还挺硬朗,但到了这个年纪,也考虑起来了落叶归根。

    中间这么些年,老朱家也不是没有回去过章丘。

    趁着短期和平的时间,老朱家还是回了山东两次。

    没有几个人能拒绝的了回家装逼的诱惑。

    朱开山这种人也不能免俗,少小离家,出人头地之后。

    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过程怎么都不能少。

    朱传文陪着朱开山,回山东章丘朱家峪修了祖坟,翻新了祖宅,建了宗祠,见了之前的老亲。

    修桥铺路,扶弱兴学,回馈乡亲,按着标准流程回家省了亲,并且是两次。

    “爹,回不回老家的哪有那么重要,咱们一家子都在一起,在哪不都算是在老家吗?”

    朱传文对着朱开山回道。

    老朱家已经四代同堂,大大小小已经二十多口人,人丁这么兴旺,已经可以算是一个大家族。

    不管生活在哪里,都不会有孤单的感觉。

    更不要说朱传文也不是一个人来的港岛。

    虽然大队人马都托付了出去,但还是有万余的手下,带着家属跟着朱传文来到了港岛生活。

    在关外的时候朱传文是坐地虎,到了港岛也要做一条过江龙。

    毕竟港岛这边和关外是两个情况。

    这边土地有限,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就算桎梏。

    虽然老朱家已经算是赶早的一批。

    但是其他人到港岛发展的时间,也不会落后太多。

    这几年会有上一批,再过十几年,又会有上一批。

    要在这边发展,只是人情世故已经不太行,真的需要一定的势力。

    势力当然就是人,为了自己也为了其他人,愿意跟朱传文来的人,朱传文都没有排斥。

    “说的也是,我这一辈子就是在北方关外生活了,还真没有到南方来生活过。”

    朱魏氏越来越平和一些,能到港岛享受太平日子,是朱魏氏很乐意的事。

    并不在乎是不是在关外,或者是关外老家。

    朱魏氏也是盼了一辈子,终于盼来了一些安定的日子。

    虽然朱魏氏一直都生活在安定的地区,但是老朱家一直亲自参与战争的情况下。

    说战争跟朱魏氏无关,肯定不合适。

    老朱家有人在战场,朱魏氏的心也就一直在战场。

    “我已经买好了地,咱们在港岛再建一个朱家峪就是了。”

    看朱开山还有一些想念,朱传文继续对朱开山说道,这么大年纪换一个地区生活,确实有很多不方便,多安慰一下不过份。

    就是准备安排在港岛朱家峪住的人口,大多也都是老朱家的宗亲。

    这些人的基础,是朱传文当初从山东老家接到关外的一部分宗亲。

    朱传文要来港岛的时候,这部分人又分流了一部分跟着朱传文过来。

    可以说以后的港岛朱家峪,除了环境跟山东老家有一些差别之外,其他跟回山东老家,不会有太多的落差。

    就是在村子里讲山东话,也不会有人听不懂。

    对于后半辈子要怎么过,朱传文考虑了很久,还是到港岛发展最合适。

    毕竟朱传文是带了大量的资本和科技出来,真不能便宜别人。

    还是发展自己的地盘,最为合适。

    所以早早的就在港岛囤积了大片的空地,用来作为兄弟们的安家之处。

    这片土地中心,就是在新建一个元宝镇,以这个镇子为中心,其他人自由选择在镇上或者村子居住。

    镇上可以建商业街、工厂、学校、医院,只要有需要的,都可以建。

    不缺资金也不缺人才的很多时候,就是想要什么就可以有什么。

    “大哥,你买了地做什么,不会还想着种田吧,我可不愿意种田,混了一辈子,到头来还要做农民。”

    已经五十多岁的传武,跟之前肯定是有一些区别。

    在怎么样,一个人到了这个年纪,都会变成熟很多。

    但是个性方面,传武还是那么充足,还是有那么一些任性在。

    就算已经当爹了也一样。

    这么多年下来,不可能一直让传武当光棍。

    传武自己也是一个血气方刚的男人,让传武一直不娶媳妇,传武自己也不能忍受。

    在不到四十岁的时候,传武就娶上了媳妇。

    家里都没有操心,传武自己就带回来一个姑娘,要跟人成亲。

    “你想到挺美,就这么一个小岛,哪有那么多的田给你种,你以为还是在关外,咱们有几十万晌田的时候吗?”

    在关外的时候,连年的开荒不带政府的公田。

    单是老朱家自己家长工开荒出来的良田,就有几十万晌。

    但是到了港岛,朱传文屯了那么多地,建设和工业规划完了之后。

    剩下能耕种的土地也就几万亩,还要上万户的家庭来分。

    这些田也就可以保证一下朱传文带过来的这些人,可以自给自足,保证不了其他。

    就算很多人,都不会当地主和农民。

    但是朱传文也不可能保留下来太多。

    接下来就应该是和平时间,人口繁衍很快。

    这些耕地还要承担以后人口膨胀后的居住问题。

    都是跟着老朱家漂洋过海来的,老朱家起码也要帮着负担前两代人的生计和居住。

    “大哥,那我做什么啊,我不能这个年纪,就闲下来吧,我又不是三儿,可以做生意。”传武继续问道。

    朱传文退休是肯定的,忙活了许多年,到了歇一歇的时候。

    传杰的话,属于想歇也不能歇。

    虽然孩子们已经不算小,但还是需要一个帮着压底的人。

    传杰要负责的当然还是商业上的事前期的公司和工厂建成之后。

    以后主要就是从事金融业,尤其是老朱家的银行,好不容易开了起来,肯定不能倒。

    这是一个金蛋,怎么都不能丢。

    就算跟着朱传文迁徙过来的没有穷人,都带过来了很多的家底过来,但是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坐吃山空。

    “你要真不想闲下来的话,就带着年轻人练一练吧。还可以搞一个社团,把大伙组织一下。不管什么时候,咱都需要有咱们的自卫力量在。”

    社团头子,又是一个很适合传武的身份。

    在军队中发展,算是拘束了传武,其实社团才是最适合传武发展的单位,这个人更适合的是江湖。

    其他人争斗了半辈子,都想要一些太平日子。

    但是传武五十多岁,依然还是冲动和热血。

    想要发挥一下余热,有的是传武发挥的空间。

    虽然小混混跟关外的土匪不能比,但还是那句话,传武从来不挑对手。

    “爹,娘,这的环境不错吧,背山靠水的跟咱老家一样,而且开窗就能看到大海,风景要比咱老家好多了。”

    既然要追求跟山东朱家峪相似的环境,港岛的老朱家,肯定就要修在山上。

    港岛这边是海岛,平原有内涝的可能,最宜居的本也是在山上。

    这个时期的港岛,其实算是还没有怎么发展。

    朱传文先来的情况下,当然都是挑好的环境选。

    “不错,不错,不枉咱们这么远的跑过来。”

    朱魏氏满意的说道,海景还是很有杀伤力的。

    “你们说好,就算好吧。我找老夏下棋去了。”

    朱开山不置可否的回道,老朱好像是没有浪漫的细胞,欣赏不来风景这些东西。

    年纪更大一点,退居二线,没有负责情报之后。

    朱开山倒是有一点迷上了下棋和看戏。

    和村里的普通老头没有大的区别。

    “爹,我爹也在家收拾着呢,哪有时间下棋,要下棋怎么也要收拾利索了再说。”

    玉书对着朱开山回道。

    夏元璋跟老朱家同进同退了那么多年,朱传文都来了港岛的情况下,夏家自然不会还留在关外。

    不管是夏元璋还是夏玉卿,这些年虽然都是在跟着朱传文干。

    但是夏家的春和盛的发展,也一直没有停滞。

    虽然没有老朱家这么有钱,但是夏家怎么都可以算是跟着朱传文来港岛的各个家族的前几名。

    毕竟朱传文最大头的资产,土地并没有折现。

    那么多的田产,价值几亿银元,也没人有能力帮着朱传文折现。

    所以这些田产,还是按着给功绩给留在关外的手下,都平分了下去。

    也不枉这些人,跟了朱传文拼杀了那么多年。

    就是人没了的,多一些田产,怎么也好生存一点。

    “爹,你要实在无聊的话,要不然咱们来打麻将吧。”

    那文对着朱开山提议道。

    那文一直都是一个隐藏的麻将高手。

    之前是因为事业的问题,耽误了那文的发挥。

    但是在平常一些空闲的时候,那文也早已经暴露出来是一个麻将高手。

    当了几十年的报社主编,那文也算是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满足了自己的事业心。

    现在倒是没有纠结着,还要做什么事。

    有了一点回归家庭的意思,就是管教孩子的事,也帮鲜儿分担了许多。

    每一代的孩子,都是会翻倍的往上涨。

    朱传文有四个儿子的情况下,下一代的孩子,当然也就更多,已经快要能组成一个足球队。

    都是闹腾的年纪,家里的孩子,那文都要快管不过来。

    “我听戏去。”

    朱开山回道,朱开山有些方面一辈子都做的很好。

    比如说黄赌毒朱开山都是完全不沾。

    当然了不管是港岛的朱家峪还是元宝镇,都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局面。

    戏院当然有,不只是有戏院,就是电影院,朱传文都一样规划的有位置。

    但是目前的规划,还只是规划,没有到投入使用的阶段。

    朱开山想要听戏,也就只能使用留声机。

    现场肯定是看不到了。

    “鲜儿,镇上的戏院交给你经营怎么样?”

    虽然朱开山看不到现场,但是听戏这个事情,提醒了朱传文。

    到了目前这个阶段,已经可以满足鲜儿喜欢唱戏的愿望。

    “交给我干啥,我又没有经营过什么事情。”

    鲜儿满是意外的回道。

    “你不是喜欢唱戏吗,正好把戏院交给你。你可以亲自教一个戏班出来,要不然你师承那么多大师学戏,没有传承下去,那不是就可惜了吗?”

    朱传文对鲜儿解释道。

    既然是从关外迁徙过来的,关外的传统文化,也有必要在这块地方传承下来。

    “那我就试试?”鲜儿心动的说道。

    虽然谭家一家子跟老朱家也来了港岛。

    但是鲜儿跟谭家其实也没有那么频繁相处。

    大多数的时间,其实都还是在家里待着。

    “你支持我这么多年了,也该我支持你一下了。”

    鲜儿这些年劳苦功高,帮着照顾老两口和孩子不说。

    还需要帮着朱传文搞夫人外交。

    帮鲜儿完成一点,鲜儿喜欢的事这是最重要的一方面。

    另一个方面,朱传文也是想在电影行业占一个先机。

    戏院和电影行业,其实联系的很紧密。

    戏曲算是目前的行业之中,跨越到电影行业门槛最小的一个。

    之前在关外的时候,朱传文做的事情,其实都服务于战争。

    但是到港岛之后,朱传文需要做的又是另一个事情。

    简单点来说,主要是为了赚钱。

    而且不只是为自己一家赚钱,是要帮着跟自己过来的一万多户人家赚钱。

    这个难度其实也不小。

    虽然已经计划了好多家的工厂,不只是朱传文自己开工厂。

    跟着朱传文过来的许多家,都有开工厂的计划。

    但是这个年代的工厂规模,用人其实有限。

    关键是港岛目前没有那么大的市场,生产出来的产品,还不知道销到哪里。

    而且单纯的工厂工人,也很难得到一个比较高的收入。

    所以也就多搞一些附加价值高的行业。

    虽然朱传文不可能一直帮其他人做保姆。

    但是帮着打好一个基础,算是朱传文的责任。

    毕竟这都是把命都交给过朱传文的人,得到一些都是应该的。

    ()

    <!-- 翻页上aD开始 -->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本站强烈推荐给您以下精彩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友网络分享与转载,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不认同,请离开本站。

若本站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飘天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5008561号

XML:1  2  3  4  6  7